微信号:Aladedalu
早在56年前网易尚未接手EVE的时候,我就已经在大学好友的安利下尝试过这款号称“最硬核”的网络游戏。当时,这款宣传全靠自来水的冷门MMO在我脑中的预想是《精英危险》般的无尽深空和《浴火银河》般的飞船狗斗,但进入游戏后实际体验却让我大跌眼镜,并让我如同贴吧老哥预言的一般被“十分钟劝退”。
借到账号进入游戏,我的飞船出现在了空旷的太空站船坞中,尝试了10几分钟之后,我还是没有成功将好友的小破船开出船坞,望着空无一人的空间站、满屏幕的对话框和让人半懂不懂的数值,我陷入了沉默然后关闭了游戏。仅仅10分钟,EVE的复杂就让我踏向星辰大海的计划胎死腹中,也让寂静无人的空间站与数不清的对话框成为了EVE留在我脑海中的最后印象。
时过境迁,《EVE》国服的运营权早已易主,IP衍生的手游《星战前夜:无烬星河》也在8月5日正式上线,而我也依旧被EVE田园牧歌般的星际日常和壮阔史诗般的军团大战无限吸引,并在第一时间进入了游戏。
相较于古早版本的EVE端游在新手教学上“啥都不讲”的冷峻气质,《星战前夜:无烬星河》在新人引导方面做出了很大优化,让过去难以亲近的“高冷御姐”变成了如今平易近人的“邻家小妹”。
强剧情引导的新手任务线事无巨细地向新任飞行员介绍了从折跃地图、环绕开火等基本行为到舰装搭配、技能升级的进阶操作,端游中讳莫如深的挖矿、跑商等“致富经”也在新手引导里被完整覆盖。大大方便了我快速进阶为一名“星际民工”。
除此之外,EVE手游的操作界面还针对移动端平台进行了很多专项优化。游戏的市场界面进行了全新设计与整合,简洁美观的全新界面同时也能让新人更高效地浏览市场信息,帮助他们快速从商场小白进阶到“资本大鳄”。靠近星门自动跃迁的设计也大大降低了移动端的操作步骤,方便新玩家快速熟悉新伊甸的“生存法则”。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为了帮助习惯一键跳过剧情的玩家不至于在游玩过程中抓瞎,EVE手游贴心地设置了名词数据库,将游戏的所有系统与功能名词涵盖其中。平心而论,EVE手游的名词数据库从外观上看并不算十分亮眼,UI有些古朴,界面也缺乏修饰,但其中涵盖的内容与其承载的教学功能却突出一个“量大管饱”。
舰种的优劣势、舰装的类型、舰载火力、有效射程等令人扭头就忘的名词,使名词数据库成为了我游玩EVE手游过程中的重要助力。当我陷于“这玩意是干啥的”、“我需要去干什么”的思维困局中时,总能马上得到答案。
与EVE手游全新的新手引导相配的,则是完美复刻自端游的星战策略玩法。
《星战前夜:无烬星河》继承了EVE端游“白名之下都是敌人”的基本规则,它没有像其他MMO一样利用剧情使玩家产生身份带入,而是利用以区域区分烈度的PVP机制促使飞行员们做出自主的身份选择。
厌倦打打杀杀的玩家可以安心待在高安区当个挖矿刷怪的“打工人”,靠造船卖矿实现小康,过田园牧歌般的生活。追求刺激的玩家也能在低安区当个打家劫舍、刀口舔血的星际“带恶人”,体验今天“打大鱼”明天被寻仇的海盗人生。热衷社交并深谙“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舰长甚至能在00区纠集势力、雄踞一方当一回“星际土皇帝”,再现“馒大林”的传奇故事。
以玩家行为划分身份的独特设计,让EVE手游拥有了不同于剧情导向MMO的代入感,也让EVE从端游到手游的十几年中产生了无数值得大书特书的传奇人物与波澜壮阔的星海战史。
与此同时,EVE手游也把端游中堪称“复古”的硬核内容全盘吸收,用极高的死亡惩罚强调着太空低安区域的冷酷规则。
在EVE手游的低安与00区域中,即使是身拥舰队、富贾一方的伊甸大佬遇到组织有序的职业海盗和军团部队也有可能因寡不敌众而吃瘪。而飞船被击沉击意味着本次航行的完全失败,身死道消的同时,舰船和货舱中的财物都会成为无法追回的损失。
这火力至上的宇宙丛林法则彻底改变了EVE手游的PVP逻辑,将打家劫舍变成了一本万利的“好营生”,也让抱团取暖、组建军团成为了无需策动的玩家自发行为。
军团需要不断吸纳即战力壮大势力,新舰长也需要背靠大树寻求庇护,双向需求引导着玩家因为理念和利益上的共识集结成群,也让这个只有简单规则的宇宙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人与人或协作或摩擦的奇妙故事。
战损让野外PVP与军团摩擦不再是其他网游中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决战”而是演变成了双方需要考虑成本的“点到为止”。这种不以最强而以够用的装备参与战斗的PVP格局,让EVE手游的战争思路相较于虚拟世界更似现实。
早在56年前网易尚未接手EVE的时候,我就已经在大学好友的安利下尝试过这款号称“最硬核”的网络游戏。当时,这款宣传全靠自来水的冷门MMO在我脑中的预想是《精英危险》般的无尽深空和《浴火银河》般的飞船狗斗,但进入游戏后实际体验却让我大跌眼镜,并让我如同贴吧老哥预言的一般被“十分钟劝退”。
借到账号进入游戏,我的飞船出现在了空旷的太空站船坞中,尝试了10几分钟之后,我还是没有成功将好友的小破船开出船坞,望着空无一人的空间站、满屏幕的对话框和让人半懂不懂的数值,我陷入了沉默然后关闭了游戏。仅仅10分钟,EVE的复杂就让我踏向星辰大海的计划胎死腹中,也让寂静无人的空间站与数不清的对话框成为了EVE留在我脑海中的最后印象。
时过境迁,《EVE》国服的运营权早已易主,IP衍生的手游《星战前夜:无烬星河》也在8月5日正式上线,而我也依旧被EVE田园牧歌般的星际日常和壮阔史诗般的军团大战无限吸引,并在第一时间进入了游戏。
相较于古早版本的EVE端游在新手教学上“啥都不讲”的冷峻气质,《星战前夜:无烬星河》在新人引导方面做出了很大优化,让过去难以亲近的“高冷御姐”变成了如今平易近人的“邻家小妹”。
强剧情引导的新手任务线事无巨细地向新任飞行员介绍了从折跃地图、环绕开火等基本行为到舰装搭配、技能升级的进阶操作,端游中讳莫如深的挖矿、跑商等“致富经”也在新手引导里被完整覆盖。大大方便了我快速进阶为一名“星际民工”。
除此之外,EVE手游的操作界面还针对移动端平台进行了很多专项优化。游戏的市场界面进行了全新设计与整合,简洁美观的全新界面同时也能让新人更高效地浏览市场信息,帮助他们快速从商场小白进阶到“资本大鳄”。靠近星门自动跃迁的设计也大大降低了移动端的操作步骤,方便新玩家快速熟悉新伊甸的“生存法则”。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为了帮助习惯一键跳过剧情的玩家不至于在游玩过程中抓瞎,EVE手游贴心地设置了名词数据库,将游戏的所有系统与功能名词涵盖其中。平心而论,EVE手游的名词数据库从外观上看并不算十分亮眼,UI有些古朴,界面也缺乏修饰,但其中涵盖的内容与其承载的教学功能却突出一个“量大管饱”。
舰种的优劣势、舰装的类型、舰载火力、有效射程等令人扭头就忘的名词,使名词数据库成为了我游玩EVE手游过程中的重要助力。当我陷于“这玩意是干啥的”、“我需要去干什么”的思维困局中时,总能马上得到答案。
与EVE手游全新的新手引导相配的,则是完美复刻自端游的星战策略玩法。
《星战前夜:无烬星河》继承了EVE端游“白名之下都是敌人”的基本规则,它没有像其他MMO一样利用剧情使玩家产生身份带入,而是利用以区域区分烈度的PVP机制促使飞行员们做出自主的身份选择。
厌倦打打杀杀的玩家可以安心待在高安区当个挖矿刷怪的“打工人”,靠造船卖矿实现小康,过田园牧歌般的生活。追求刺激的玩家也能在低安区当个打家劫舍、刀口舔血的星际“带恶人”,体验今天“打大鱼”明天被寻仇的海盗人生。热衷社交并深谙“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舰长甚至能在00区纠集势力、雄踞一方当一回“星际土皇帝”,再现“馒大林”的传奇故事。
以玩家行为划分身份的独特设计,让EVE手游拥有了不同于剧情导向MMO的代入感,也让EVE从端游到手游的十几年中产生了无数值得大书特书的传奇人物与波澜壮阔的星海战史。
与此同时,EVE手游也把端游中堪称“复古”的硬核内容全盘吸收,用极高的死亡惩罚强调着太空低安区域的冷酷规则。
在EVE手游的低安与00区域中,即使是身拥舰队、富贾一方的伊甸大佬遇到组织有序的职业海盗和军团部队也有可能因寡不敌众而吃瘪。而飞船被击沉击意味着本次航行的完全失败,身死道消的同时,舰船和货舱中的财物都会成为无法追回的损失。
这火力至上的宇宙丛林法则彻底改变了EVE手游的PVP逻辑,将打家劫舍变成了一本万利的“好营生”,也让抱团取暖、组建军团成为了无需策动的玩家自发行为。
军团需要不断吸纳即战力壮大势力,新舰长也需要背靠大树寻求庇护,双向需求引导着玩家因为理念和利益上的共识集结成群,也让这个只有简单规则的宇宙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人与人或协作或摩擦的奇妙故事。
战损让野外PVP与军团摩擦不再是其他网游中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决战”而是演变成了双方需要考虑成本的“点到为止”。这种不以最强而以够用的装备参与战斗的PVP格局,让EVE手游的战争思路相较于虚拟世界更似现实。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