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德综合游戏门户,帮助玩家发现更多好玩的游戏!

微信号:Aladedalu

游点意思:Bioware编年简史 美式RPG王者的没落

时间:2021-05-26 10:04人气:编辑:网络投稿

  Bioware,这个在业界以制作剧情丰富和选择取向类的RPG而闻名的工作室,已经步入了其存在的第26个年头。其《博德之门》、《无冬之夜》、《质量效应》和《龙腾世纪》等系列长期深受玩家喜爱。让我们来简短回顾以下这个工作室的历史。

  创始:学医救不了加拿大人

  有没有人想过这家工作室为什么叫做Bioware?没有深入了解过的人可能真的不会想到Bioware五位创始人中的两位核心成员:Greg Zeschuk,Ray Muzyka都是阿尔伯塔大学医学院的毕业生。1995年2月的某一天,这两位仁兄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基友聚在Ray家里的地下室内,决定放弃医生事业,转而投身于当时前景大好但是异常枯燥的电子游戏制作行业(不过之后其中一人,Augustine Yip离开了公司重返医疗行业)。

  几人还根据自己的医学知识,以及曾经做过医学软件的经历,选择了“Bioware”来作为自己公司的名字。Bioware在成立之后的第一年,即1996年发售了他们的第一款游戏《超钢战神(Shattered Steel)》。这是一款操控机甲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没想到吧),Bioware给这款游戏添加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极其复杂而又多余的剧情背景。虽然这款游戏当时反响平平,但是复杂的背景故事这一设定也给Bioware确定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博德之门》:出道即巅峰

  此后的两年时间Bioware利用自己开发的无限引擎制作出了一款叫做《战场:无限(Battleground Infinity)》的游戏,在寻找发行商的过程中该游戏被发行商Interplay旗下的黑岛工作室看中,黑岛工作室大喜过望,给了Bioware《龙与地下城》的授权让其在《战场:无限》的基础上开发。这款游戏也改头换面成了下图所示的这款游戏。

  《博德之门》,一款基于第二版《龙与地下城》规则及“被遗忘的国度”中的战役设定集而制作的RPG游戏,Bioware创新性的把战斗的判定规则全部隐藏进了代码中,使得从来没有接触过《龙与地下城》的玩家也可以毫无障碍的玩游戏,再加上设定的宏大剧情,使得《博德之门》成为了当年的叫好又叫做经典之作。

当年的神作

  2000年时《博德之门》系列的续作《博德之门2:安姆的阴影》发售,拥有比前作更宏大的场景和剧情,玩法在前作基础上更进一步优化,可谓一部接近完美的作品。

  同年Interplay宣布Bioware将制作搞怪风的第三人称射击游戏《孤胆枪手(MDK)》的续作,该作品最后的成品不仅继承了初代的搞怪搞笑风,还成功塑造了三位主角因为不同性格而造成的不同玩法,在当时看来可谓神来之笔。

  

  《无冬之夜》《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同类游戏中YYDS

  工作室在开发《博德之门》的时候看到了《无尽的任务》与《网络创世纪》这类MMO的大热,所以Bioware历时五年开发,于2002年发售了一款绝对堪称YYDS的游戏:《无冬之夜》

  这款游戏除了拥有《博德之门》的全部优点之外,Bioware把自己制作该作品时使用的编辑器与游戏打包出售,这款编辑器强大的能力也造就了当年很多饭制RPG的好评作品。

  2003年,一款鄙人认为在《星球大战绝地:堕落武士团》出现前最好的星战RPG的游戏《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发售了,战斗系统虽然还是有《龙与地下城》的味道,但是这完全不妨碍这款游戏在RPG和星战粉们“最好且没有之一”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续作很快也被做了出来,不过开发商已经换成了黑曜石。

  《翡翠帝国》《质量效应》:逆境中成长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百家号

SiteMap | 网站简介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8-2021 阿拉德游戏资讯平台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13007431号

当前位置:主页 > 单机游戏 > 攻略 >

游点意思:Bioware编年简史 美式RPG王者的没落

2021-05-26 10:04人气:编辑:网络投稿

  Bioware,这个在业界以制作剧情丰富和选择取向类的RPG而闻名的工作室,已经步入了其存在的第26个年头。其《博德之门》、《无冬之夜》、《质量效应》和《龙腾世纪》等系列长期深受玩家喜爱。让我们来简短回顾以下这个工作室的历史。

  创始:学医救不了加拿大人

  有没有人想过这家工作室为什么叫做Bioware?没有深入了解过的人可能真的不会想到Bioware五位创始人中的两位核心成员:Greg Zeschuk,Ray Muzyka都是阿尔伯塔大学医学院的毕业生。1995年2月的某一天,这两位仁兄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基友聚在Ray家里的地下室内,决定放弃医生事业,转而投身于当时前景大好但是异常枯燥的电子游戏制作行业(不过之后其中一人,Augustine Yip离开了公司重返医疗行业)。

  几人还根据自己的医学知识,以及曾经做过医学软件的经历,选择了“Bioware”来作为自己公司的名字。Bioware在成立之后的第一年,即1996年发售了他们的第一款游戏《超钢战神(Shattered Steel)》。这是一款操控机甲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没想到吧),Bioware给这款游戏添加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极其复杂而又多余的剧情背景。虽然这款游戏当时反响平平,但是复杂的背景故事这一设定也给Bioware确定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博德之门》:出道即巅峰

  此后的两年时间Bioware利用自己开发的无限引擎制作出了一款叫做《战场:无限(Battleground Infinity)》的游戏,在寻找发行商的过程中该游戏被发行商Interplay旗下的黑岛工作室看中,黑岛工作室大喜过望,给了Bioware《龙与地下城》的授权让其在《战场:无限》的基础上开发。这款游戏也改头换面成了下图所示的这款游戏。

  《博德之门》,一款基于第二版《龙与地下城》规则及“被遗忘的国度”中的战役设定集而制作的RPG游戏,Bioware创新性的把战斗的判定规则全部隐藏进了代码中,使得从来没有接触过《龙与地下城》的玩家也可以毫无障碍的玩游戏,再加上设定的宏大剧情,使得《博德之门》成为了当年的叫好又叫做经典之作。

当年的神作

  2000年时《博德之门》系列的续作《博德之门2:安姆的阴影》发售,拥有比前作更宏大的场景和剧情,玩法在前作基础上更进一步优化,可谓一部接近完美的作品。

  同年Interplay宣布Bioware将制作搞怪风的第三人称射击游戏《孤胆枪手(MDK)》的续作,该作品最后的成品不仅继承了初代的搞怪搞笑风,还成功塑造了三位主角因为不同性格而造成的不同玩法,在当时看来可谓神来之笔。

  

  《无冬之夜》《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同类游戏中YYDS

  工作室在开发《博德之门》的时候看到了《无尽的任务》与《网络创世纪》这类MMO的大热,所以Bioware历时五年开发,于2002年发售了一款绝对堪称YYDS的游戏:《无冬之夜》

  这款游戏除了拥有《博德之门》的全部优点之外,Bioware把自己制作该作品时使用的编辑器与游戏打包出售,这款编辑器强大的能力也造就了当年很多饭制RPG的好评作品。

  2003年,一款鄙人认为在《星球大战绝地:堕落武士团》出现前最好的星战RPG的游戏《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发售了,战斗系统虽然还是有《龙与地下城》的味道,但是这完全不妨碍这款游戏在RPG和星战粉们“最好且没有之一”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续作很快也被做了出来,不过开发商已经换成了黑曜石。

  《翡翠帝国》《质量效应》:逆境中成长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热门频道
  • 网游
  • 单机
  • 页游
  • 手游
  • 小游戏

返回首页 | SiteMap

阿拉德综合游戏门户